|
|
|
 |
级别:普通会员 注册时间:2009-03-23 最后登录时间:2010-02-04 |
【收藏该企业】 |
|
 |
 |
 |
|
|
|
|
|
1.技术原理
护岸即位于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,它具有过滤、缓冲器功能,它不仅可吸附和转移来自面源的污染物、营养物,改善水质,而且可截留固定颗粒物,减少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沉积物。同时水体护岸可以提供生物繁育生长的栖息地,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减少洪水危害、保持水土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生态护岸技术是近年在国内提出的兼容人类亲水性、生态性和蓄水防洪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岸线。常用方法为:(1)采用土石箱+铅丝笼作为基础结构,由机械就地取材,填放泥土、砂土、砾石或天然级配,快速形成疏松、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挡水结构;(2)采用土工格栅铺在护岸上,然后堆放具有三维排水功能的生态袋,以形成稳定、坚固的柔性边坡结构。该生态护岸可作为挡水结构体,又可成为景观植物的生长地,从而完善整个水体的生态系统,并起到一定的景观效果。
2.技术特点
生态护岸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以下三个方面:
(1)由于生态护岸具有的透水、柔性的特点,因此,非常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,植物对水体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;
(2)可减小水体流速从而降低风浪袭击湖岸的强度,保护湖岸免受风浪的直接冲刷和侵蚀;
(3)通过湖滨带植物根系增强湖岸亚表层的强度以提高湖岸的稳定性。
3.应用领域
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应用于:
(1)人工湖等人工景观水体的护岸建设;
(2)自然湖泊等水体的护岸建设和改造;
(3)城市河流的生态河堤建设;
(4)自然和人工湿地建设及水生态修复;
(5)矿山修复和道路生态护坡建设等。 |
|
 |
|
|
|
|
|
|
|